AIoT新基建:垂直应用多点开花,5G通信守正出奇

本文来自: 中金点睛 ,作者:陈昊,李诗雯等

我们认为支撑5G、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安防、数字办公、云计算、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基建2022年有望成为投资主线,多面开花。

2021年通信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截止2021年10月底,按照申万行业分类,通信板块指数比年初下降9.0%;A股通信板块整体滚动市盈率为36.65x,低于十年估值平均水平43.81x,处于26.07%的历史分位点。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支撑5G、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安防、数字办公、云计算、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有望成为投资主线,多面开花。

摘要

5G渐入下半场,AI+IoT有望成为5G新应用主方向。截至3Q21,根据工信部,我国5G基站数达115.9万站,占全球70%以上。随着今年集采规模落地,国内初步覆盖需求基本完成,5G将进入新应用落地的下半场。我们预计2022年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有望全面落地助力智慧城市、智能工厂、智能交通、智慧矿山等有望加速落地,推动ICT新基建规模落地。

AI推动超算中心加速建设,云设备投资迎来新催化。我们预计2022年海外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有望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Factset一致预期当前预计海外头部云厂商(剔除亚马逊)2022年资本开支同比增速约为20%。国内云基础设施市场在2021年的低基数效应下有望稳步反弹。我们认为超算中心有望随AI应用兴起加速建设,成为云设备市场的新催化剂。

通信设备底部确立,运营商资本开支有望保持平稳。IDC预计2022年中国市场的5G资本开支规模同比基本持平,其中用于无线接入网的资本开支规模稳中有升。我们预计以AIoT为代表的5G新应用落地将推动网络流量显著提升,从而推动ICT设备需求的持续增长。

智能汽车规模落地时代开启,“缺芯”逐步缓和带动核心标的业绩增长。三季度终端车企缺芯减产,造成上游汽车电子厂商业绩承压。但我们认为智能化渗透率提升逻辑仍在,我们预计随着汽车芯片新产能不断释放,2022年“缺芯”问题有望缓解,叠加车企补库存,相关厂商业绩值得期待。

“双碳”政策稳步落地,海上风电等受益赛道有望持续获得关注。展望“十四五”周期,我国沿海省份海上风电建设规划指引出广阔的建设空间,我们认为下游建设需求有望持续带动海底电缆等产业的高速成长。

风险

5G应用发展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不确定性,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的不确定性,新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

正文

综述


2021年市场回顾:估值压制因素仍在,期待未来应用爆发


通信板块点数较年初下行9.0%,仍处于历史低位。截止2021年10月底,按照申万行业分类,通信板块点数相比年初下降9.0%;A股通信板块整体滚动市盈率为36.65x,低于十年估值平均水平43.81x,处于26.07%的历史分位点。从5G建设的角度看,三大运营商上半年合计资本开支仅占2021年全年指引37.4%,2H21仍有较大投资释放空间。从5G应用层面看,物联网、VR/AR等新型应用继续驱动流量需求高速增长,通信建设回暖可以期待。我们认为支撑5G、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安防、数字办公、云计算、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有望成为投资主线,多面开花。

图表:通信板块历史估值水平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公募持仓份额小幅提升,仍处于低配状态。3Q21公募基金通信板块持仓比例较2Q21小幅提升0.1 ppt。根据持仓变动情况看,基金主要增持中兴通讯、移远通信、亨通光电等业绩确定性较高但估值处于低位的细分赛道龙头标的。

图表:通信行业公募基金持仓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板块继续呈现分化,物联网、服务器等新型应用以及相关基础设施表现较好。从整体来看,业务基础设施板块情况好于网络基础设施板块。分子领域看,受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5G建设缓慢的影响,基站及配件板块市值自8月以来持续下行;而伴随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的进一步成熟,物联网、安防以及服务器板块市值从全年来看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图表:网络基础设施板块市值变化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涨幅以年初为基数计算

图表:业务基础设施板块市值变化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涨幅以年初为基数计算


2022年展望


2022年,我国通信等AIoT新基建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依然站在技术升级、中外疫情控制存有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摩擦、应用蓄势待发的时点。我们看好2022年业务基础设施侧物联网、统一通信&协作办公和安防等机会,建议关注5大投资主线:

►5G渐入下半场,AI+IoT有望成为5G新应用主方向。截至2021年Q3,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的5G基站总数达115.9万站,占全球70%以上。随着今年集采规模落地,已基本完成国内初步覆盖需求,5G将进入新应用落地的下半场。我们预计2022年,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有望全面落地助力智慧城市、智能工厂、智能交通、智慧矿山等有望加速落地,推动ICT新基建的规模落地。

►AI推动超算中心加速建设,云设备投资迎来新催化。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景气度,我们预计随着云计算业务持续成长和海外疫情控制情况的改善,2022年海外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有望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Factset一致预期当前预计海外头部云厂商(剔除亚马逊)2022年资本开支同比增速约为20%。我们预计国内云基础设施市场在2021年的低基数效应下有望稳步增长;非云计算客户需求有望持续复苏,带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业链结构性投资机会。此外,我们认为类似于特斯拉Dojo的超算中心有望随AI应用兴起加速建设,成为云设备市场的新催化剂。

►通信设备底部确立,运营商资本开支有望保持平稳。IDC预计2022年中国市场的5G资本开支规模同比基本持平,其中用于无线接入网的资本开支规模稳中有升。我们认为,2021年5G基站三期集采中,应用于700M/2.1G较低频谱的5G基站数量较2020年明显提升,运营商对网络覆盖的诉求大于高速接入。2022年,我们预计以AIoT为代表的5G新应用落地将推动网络流量显著提升,从而推动ICT设备需求的持续增长,建议关注运营商设备产业链中,具备盈利能力改善逻辑的个股。

► 智能汽车规模落地时代开启,“缺芯”逐步缓和带动核心标的业绩增长。三季度下游车企缺芯减产对汽车电子厂商业绩造成间接影响。我们预计随着汽车芯片新产能的不断释放,2022年“缺芯”问题有望缓解,补库存周期下有望带动汽车电子厂商业绩修复与增长。

►“双碳”政策稳步落地,海上风电等受益赛道有望持续获得关注。全球风能理事会预计至2021年底,我国将取代英国成为全球存量海上风电容量最高的国家。展望“十四五”周期,沿海省份建设规划空间较高,有望持续拉升上游需求。我们建议投资人关注海风产业链中竞争格局相对较优的海底电缆环节。

展望未来,通信行业投资应具备新的特点,具备先进技术水平、优秀海外市场拓展能力、布局碳中和通信板块的企业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我国通信行业仍有技术短板,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或者国内领先、国际可比技术的相关公司将拥有更长期的发展空间。建议投资人关注以下技术突破对应的行业机遇,如芯片(激光器、基带、CPU、存储、功放、交换、滤波、视频等)、自主技术终端(高端服务器、笔记本、云桌面等)、操作系统、数据库及中间件、商业航天、量子技术等;同时关注部分成熟技术如北斗等的商业化落地进展。

我们认为:通信行业由于国内外疫情阶段的差异,业务成功出海的公司若能凭借中国疫后高效产业链优势和工程师红利在和海外公司竞争中展现全球供应能力,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并突破贸易摩擦影响的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拥有更高投资价值。

持续关注5G应用新的投资机会。2021年10月底,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推动元宇宙概念的大热,我们认为这反映了流量需求增长空间仍然可观,5G应用爆发后有望带动第二轮5G大规模建设,使相关通信设备企业受益。


5G进入下半场,AI+IoT新应用有望推动ICT基建不断发展


2021年物联网行业回顾:物联网保持快速增长,份额向国内头部厂商集中

在“万物互联”技术趋势下,物联网市场容量持续扩大,全球物联网终端设备出货量增长迅速。根据IoT Analytics,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量2015-2020年保持了30%的复合增长率,未来由于基数的增大整体增长速率将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率,根据IoT Analytics预测,2020-2025年将保持21%复合增长率。

我国蜂窝通信物联网市场起步晚于海外,但由于国内创新环境较好,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爆款应用”的出现以及政策加持,近年来连接数增速高于海外。根据三大运营商数据,2020年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数为13.51亿个,占全球一半以上。我们认为2022年NB-IoT、车联网等物联网行业将继续受益于《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国家政策的助推,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增速仍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图表:2015-2020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量及未来预测

资料来源:IoT Analytic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016-2020年中国三大运营商蜂窝物联网连接数

资料来源:三大运营商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各运营商占比

资料来源:IoT Analytic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通信模组领域,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Q21移远通信收入占比21.2%,位列全球第一,超出第二广和通13.3pct,截至4Q20移远通信、广和通、日海智能等国内厂商按出货量占比达47%。我们认为,2022年国内厂商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工程师红利及渠道优势拓展海外市场,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图表:通信模组各厂商出货量占比

资料来源:Counterpoint,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国正在引导物联网从2G/3G向4G/5G升级。我们预计2022年,NB-IoT和4G模组占比有望持续放大,未来4G将成为中速数据连接的主要承载,NB-IoT将成为低速通信的主要承载,5G模组则有望在要求高带宽、低延时的场景有所应用,我们预计2024年NB-IoT、4G、5G的通信模组出货量将分别占比30%、47%、3%。

图表:通信模组出货量及预测

资料来源:Counterpoint,IDC,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2年物联网行业投资机会:应用加速落地,智慧物联改造各行各业

我们认为,下游应用的不断涌现将成为蜂窝通信模组需求不断增长的动力,因此蜂窝通信模组整体出货量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20%左右的增长趋势。其中,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车联网等是重要的应用场景。同时在新应用的推动下,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2022年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矿山等新应用场景有望加速落地。

应用场景#1:移动互联网。目前,全球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出货量已趋于稳定。根据Gartner数据,2020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2.97亿台;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平板电脑/电子书出货量为1.64亿台。

应用场景#2:移动支付。2020年,全球范围POS机出货量保持了增长趋势,根据尼尔森数据,POS全年出货量达到1.35亿台,同比增长5%。我们认为POS机市场的驱动因素主要有:1)全球范围内移动支付渗透率不断提升驱动POS需求增加;2)支持更丰富功能的智能POS机逐步替代老型POS机;3)部分国家2G/3G网络退网驱动原先2G/3G通信制式POS机向LTE Cat1等通信制式POS机转变;4)POS机硬件本身存在替换需求。

应用场景#3:智慧工厂。智慧工厂利用机器视觉、视频物联等技术,通过生产流程、信息流、工人和管理者等不同环节的互联互通,实现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工厂管理。我们认为,智慧工厂可以提质、降本、减存、增效,有利于通过工业互联网打通制造业上下游的联合创新,最终加快国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自动化。

应用场景#4: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领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数据,实现智能化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其中,智慧安防及智慧交通两个应用场景最为关键。

应用场景#5:智慧矿山。智慧矿山是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化装备等与现代矿山开发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矿山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完整智能系统。华为于2020年7月联合生态伙伴提出“3个1+N+5”(一网、一云、一平台、N应用、五中心)的智能矿山解决方案。

2021年汽车电子行业回顾:智能化硬件量产登车,渗透率水平不断提升

智能驾驶站在高级别(L3及以上)量产前夜,政策、产业双轮驱动。政策端,2020年5月,11 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智能驾驶的战略地位;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决定组织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我们认为部委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推动智能驾驶落地。产业侧,全国北京、南京、广州、深圳等地市政府开放自动驾驶路测资格帮助企业积累路测数据,加之AI技术的升级、造车新势力的创新以及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的宽松,推动智能驾驶向高级别迈进。

车载传感器是自动驾驶之“眼”,前装搭载渗透率不断上升。1)车载摄像头:我们研判国内乘用车的单车摄像头数量将从2020年的0.8颗提升至2025年6.0颗。2)毫米波雷达:据高工智能汽车,2021年1-8月国内新车前装前向毫米波雷达搭载量同比增长42.3%,渗透率达32.8%,同比增长5 ppt。3)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高级别自动驾驶重要的传感器冗余,众多车型包括威马M7、小鹏P5、长城摩卡特醇版等,即将搭载激光雷达陆续上市;根据高工智能汽车预测,随着L2自动驾驶渗透率快速增长,2023年国内乘用车激光雷达前装规模有望超过150万颗。

图表:2019-1H21国内HUD市场情况

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汽车之家,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饼状图中标红的为自主品牌,灰色为合资品牌

智能座舱是人机交互第一空间,大屏化趋势继续明显、HUD等座舱应用迎来拐点。1)大屏化趋势不变。根据Omdia数据,2Q21国内市场10英寸以上车载面板出货量的占比达到34%,该比重较两年前的2Q19实现了翻倍增长。2)HUD渗透率提升,AR-HUD放量可期。根据高工智能汽车,1H21国内新车HUD前装搭载量达50.32万辆,同增95.11%;前装搭载率达5%,同增1.6 ppt。其中,W-HUD方案占比达到91%,是当前的主流方案;AR-HUD尚未占据主流,但1H21实现销量突破,国内搭载量5727辆。

远程智能控制和远程升级等应用不断普及,带动智能网联汽车需求,为车联网渗透率提升注入新动能。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约4440万辆,IDC预计到2024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达到7620万辆,四年CAGR约为14.5%。同时根据IHS Markit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9.4%,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9%。

图表: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稳步上升

资料来源:IDC,中金公司研究部;注:预测时点为2020年  

图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9%

资料来源:IHS Markit,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2年汽车电子行业投资机会:关注缺芯缓和带来的业绩增长机会

智能化加速落地,自主品牌国产化趋势依旧。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具备自给能力较强、项目配合度更优及响应速度更快等优势,目前也已经在多个环节及品类沉淀了量产经验。此外中国制造业整体具备较高工业互联网及精益制造能力,为自主品牌厂及对中国企业开放供应链的合资及外资品牌带来更多工具包储备,带动自主品牌整车厂崛起。展望2022年,结合各车厂规划,我们看到小鹏P5、理想X01等新势力智能车型,以及长城咖啡智能、华为HI等智能汽车平台都有望加速量产交付,我们认为有望促进中国智能汽车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及创新能力的持续迭代,在品牌与零部件之间形成内生循环力量。

“缺芯”自4Q21缓解,终端补库存带动厂商业绩进一步释放。2021年三季度很多汽车电子厂商由于下游客户缺芯减产,间接作用到自身的出货情况,使得营收端与毛利率均受到负面影响。我们预计随着更多产能的释放,缺芯问题在2022年将得到明显缓解,汽车行业进入补库存阶段,我们认为补库存叠加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的逻辑有望加强厂商业绩释放。

图表:各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预测

资料来源:Yole,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国内汽车科技十大市场空间测算

资料来源:中汽协,iHS,Yole,高工汽车,佐思汽研,汽车工业协会,Omdia,Strategy Analytics,工信部,贸泽电子,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1年数字办公行业回顾:疫情推动云化趋势,需求加速增长

正如我们在《数字化办公:疫情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习惯》指出,2021年疫情催化企业办公模式变革,全球办公模式由多地办公向卫星办公发展。而随着疫情的持续,混合办公模式成为海外市场更推崇的办公模式:员工需要部分时间回归办公室,部分时间远程办公,员工向分布式办公模式发展。这实际上扩张了统一通信与协作(Unified Communications & Collaboration, UC&C)产品的需求场景,办公室基础设施向生活空间扩展。

图表:办公模式的长期趋势——远程化&移动化

资料来源:Rishi Kumar,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0年,UC&C市场的云化趋势进一步确立。在2020年疫情的催化下,各规模的企业都寻求数字化转型,刺激UCaaS市场规模快速上升。根据Synergy数据,2020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1%,增速加快明显;1Q21继续延续高景气度,UCaaS用户数同增46%。竞争格局方面,截至1Q21,RingCentral继续占据龙头地位,享受超25%的市场份额;而微软作为“后起之秀”异军突起,近两年其UCaaS用户数几乎每半年翻一番。


2022年数字办公行业投资机会:国内出海硬件厂商继续享受技术与渠道壁垒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SIP电话、商务耳机、视频会议等统一通讯产品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龙头企业技术与渠道壁垒依旧明显。SIP话机、商务耳机、VCS等由于面向B端客户,具有高技术门槛的特征,且通常需要与运营商/平台商合作,并通过分销渠道销往最终客户,因而龙头依靠建设完备的渠道形成了壁垒,且部分渠道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从竞争格局来看,SIP电话的Top 3市占率已经从2015年的53.1%变为2019年的62.6%。而视频会议硬件(69%)与商务耳机(83%)的头部企业市占率则更高。从渠道来看,以国内视频会议硬件厂商为例来比较,行业领先的公司如亿联网络相对可比公司具备更丰富的分销经验,分销占比在90%以上。

图表:SIP电话市占率-按出货量

资料来源:F&S,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1年安防行业回顾:新技术、新应用加速落地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疫情的推动下加速落地,在安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可用于身份识别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掌纹、虹膜、面孔等。其中,指纹识别是最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区分度。但2020年以来的疫情推动了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落地,包括非接触式门禁出入口等,面部旋转、遮挡、面部相似等可能降低准确性的因素,随着算法的提升、大数据深度学习的采用得以克服。我们认为人脸识别将是未来安防领域AI落地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计算机视觉与安防行业的海量数据结合,在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中提供针对性落地方案。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要求至少百万量级的数据量,而安防系统由大量的监控摄像头构成,据TSR的数据,2020年全球的安防监控摄像头出货量为3.75亿颗,2024年或将达到5.01亿颗。我们认为基于视频的数据分析能够为各行业贡献增量价值,大中型企业精细化管理、效益提升的需求将成为视频物联行业既安防之后的下一个蓝海。

图表: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比例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全球安防监控摄像头出货量

资料来源:TSR,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2年安防行业投资机会:看好头部企业的产业链协同及份额提升

安防行业同视频物联的结合不断深化,我们看好安防行业龙头公司通过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建立的深厚壁垒。同时,我们看好具备充足数据积累,拥有软硬协同、云边一体能力,能够应对日益复杂的场景需求的交通信息化龙头企业。


运营商市场:5G资本开支稳定高水平,关注龙头厂商盈利能力改善


2021年运营商市场回顾

5G应用日臻丰富,AR/VR或成新增量引领者

5G商用时代开启近2年,截至2021年9月,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总数已达到6.2亿户,占移动用户总数38%。我们认为,5G端到端的产业已经达到了基本普及的阶段,随着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我们看到5G应用正趋于丰富。在消费者市场方面,超高清直播、5G新消息、云游戏、云VR等应用发展可期;在政企市场方面,5G与不同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在矿山、钢厂、汽车制造等领域的用例层出不穷。除此之外,5G在医疗、物联网、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值得期待。

图表:2021年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情况

资料来源:三大运营商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移动互联网流量延续增长态势,千兆宽带提速拓展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加速,远程办公、远程教育、在线娱乐等应用需求,推动户均流量维持较快增长。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1-9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608亿GB,同比增长35.8%。其中手机端的流量使用增长较快,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1,538亿GB,同比增长36.4%,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5.7%。2021年9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3.36GB/户·月,同比增长23%,增速较为稳定。

图表:移动互联网接入月流量

资料来源:工信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移动互联网户均流量(DOU)

资料来源:工信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5G基站三期招标于年中启动,价格稳定、份额集中化

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告,2021年三家规划的资本开支总和基本持平2020年,同比增加2.3%;其中5G建设相关的资本开支增幅达到了5.1%,相比2019-20年的快速增长,2020-21年的资本开支增速有所放缓。

图表:运营商资本开支历年数据及预测

资料来源:运营商年报,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G相关资本支出

资料来源:运营商年报,中金公司研究部

5G基站总数突破百万,中国进入5G深度建设期。截至2021年9月底,根据工信部,我国的5G基站总数达115.9万站,占全球70%以上。根据三大运营商年初规划,中国移动计划2021年新建2.6GHz基站12万站左右,并拟在2021-22年期间、与中国广电联合采购700MHz基站40万站以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计划2021年新建5G基站32万站。总体看我们预计2021年新建5G基站数量超过60万站。

图表:5G基站总数(累计值)

资料来源:工信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根据当前已披露的基站采购项目,我们认为5G基站采购数量符合运营商年初规划和市场预期。份额方面,回顾此前国内5G主设备集采,华为和中兴均为中标份额前二名,其份额之和在85-90%;而今年已公布的5G主设备采购项目中,前二名中标份额均在90%以上,我们认为这有助于头部公司保持较高份额水平。价格方面,我们根据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和5G基站建设规划,估测同规格产品的采购单价相比2020年有望保持稳定;从而供应商有望凭借持续的成本优化、改善毛利率水平。

2022年运营商市场投资机会:关注在位厂商盈利能力修复

整体5G资本开支料将稳定在高水平,高频谱设备占比有望边际提升。IDC预计2022年中国市场的5G资本开支规模同比基本持平,其中用于无线接入网的资本开支规模稳中有升。我们认为,2021年5G基站三期集采中,应用于700M/2.1G较低频谱的5G基站数量较2020年明显提升,运营商对网络覆盖的诉求大于高速接入。2022年,我们预计国内运营商资本开支基本维持平稳的背景下,更多5G应用的落地有望带来网络流量的快速提升,从而推动通信硬件设备需求的稳定增长。我们建议投资人关注运营商设备产业链中,具备盈利能力修复的个股以及受益于新能源建设逻辑的标的。

图表:2019-2025E中国5G资本开支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IDC,中金公司研究部

云计算市场:数字化浪潮推动云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基础云网的升级,异构计算、高速互联(400G+光网络、硅光)、混合云(云原生、云网融合/开源/白盒、边缘计算)等技术趋势有望引导行业长期发展方向。

2021年云网市场回顾

海外:2021年海外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有望增长约27%

2020年北美头部厂商云计算业务繁荣向上。2020年疫情对云计算厂商可能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方面远程办公、教育、视频等在线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云计算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客户(如旅游、餐饮)业务受影响较大,导致云计算需求下滑。从2020年实际的业绩表现来看,疫情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企业上云进程加速,用户线上服务接受程度提高。

2021年云计算需求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疫情推动下游客户对数字化的需求,谷歌、亚马逊等头部云厂商均表示如通信、游戏、汽车等行业的客户上云需求不减,企业客户注重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可靠性。2021全球头部云厂商的云计算收入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图表:全球头部云计算厂商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3Q21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海外云计算厂商中,亚马逊因电商业务加速建设,2021年内资本开支继续高企。剔除亚马逊,北美TOP4云厂商(谷歌、Meta、微软、Apple,简称FAMG)的资本开支基于去年疫情期间的低基数,前三季度普遍同比高增,至3Q21,FAMG资本开支同比增幅达到26%。

图表: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情况

资料来源:Factset,彭博资讯,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全年来看,根据Factset数据,当前市场对北美5家头部云厂商2021年资本开支之和的一致预期为1316亿美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7.0%;相比于二季度,一致预期上修了10%。我们预计2022年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进程加速,以及疫情改善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端的压力释放,维持对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稳中向好的预判。截至2021年11月14日,Factset一致预期5家头部云厂商2022年资本开支总和同比增长11.1%,剔除亚马逊同比增速为20.3%。

图表: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一致预期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彭博资讯,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国内:2021国内数据中心采购稳步向好,政企需求恢复、国产替代持续

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2Q21、3Q21年同比下滑。由于2020年的基数效应,2Q21、3Q21国内头部两家云厂商的资本开支同比有所回落。

图表:腾讯&阿里实际资本开支情况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数字化转型全面施行,阿里云产业智能核心技术体系助推政企市场上云进程。在国内全面推行数字化转型以及新冠疫情的催化作用下,政企客户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成为疫后驱动对云网设备的增量需求。为服务政企数字化转型,阿里云于2021年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发布产业智能核心技术体系,该体系基于数据开发和智能引擎两大平台,涵盖城市、交通、工业等多个领域,提供与行业知识深度耦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1年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设备采购稳步推进,国产替代趋势上升。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方面,三大运营商对云设备的采购步调稳健,以保障 5G建设以及其他业务需要,华为、中兴等大型通信设备商占据较大份额。中国移动服务器采购中,中科可控与华为的国产CPU服务器均有所斩获;中国电信云终端集采中,飞腾、海光及鲲鹏3款国产化服务器中标;中国联通服务器2021-2022年招标中,60%标段为X86服务器,剩余40%的多样性标段中,53%为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服务器,国产比例较高。

2022年云网市场投资机会:数字化驱动云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面向2022年,我们预计海外云计算基础设施市场将保持较高增速增长,中国市场稳步复苏。IDC预计2022年中国ICT市场规模将达到7937亿美元,同比增速9.2%。我们预计国内非云计算客户需求有望持续复苏,带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业链结构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国内数字化转型所催生对云设备的需求预计会较海外更早释放,企业市场呈现疫后好转状态,数字化转型动力更加强劲。IDC预计2022年用于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到3291亿美元,同比增长18.6%。

由于标的限制(在仅有的上市公司范围内,各家公司下游范围的分类有限),A/H股投资人主要投资品种为:1)海外头部云计算市场的光模块;和2)国内企业和云计算市场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

图表:IDC企业数据中心业务单季度收入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风险


► 5G应用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各领域均有5G新应用出现,旧应用的更新迭代也较为迅速。但我们认为5G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够完善,商业模式和系统化的应用场景仍不够清晰,建议持续关注5G应用发展。

► 贸易摩擦不确定性。5G标准等领域已是中美两国竞争的重点领域,近期美国又将部分安防企业列入实体名单。如果未来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相关企业或受到影响。

►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的不确定性。数据安全问题受到国家关注,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趋于严格,数据交互量大的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应用或受到限制。

►新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下游通信、安防等市场不断发展,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市场发展或有影响。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