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尾部城商行的“内忧外患”

作者|cici编辑|Ray郑州银行股东不分红再次引来投资者围观,这已经是其连续两年采取该政策。近日,郑州银行(002936.SZ)发布公告称,2021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份。 对此,投资者们纷纷表示“难以接受

作者|cici

编辑|Ray

郑州银行股东不分红再次引来投资者围观,这已经是其连续两年采取该政策。

近日,郑州银行(002936.SZ)发布公告称,2021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份。 

对此,投资者们纷纷表示“难以接受”。

郑州银行行长申学清回应称,主要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形势、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和监管引导、风险处置及风险抵御能力提升、夯实资本充足水平等因素。

如此看来,郑州银行的2021年似乎并非看起来那么好。

外厉内荏”的郑州银行?

据郑州银行年报,2021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8.11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32.26亿元,同比增长1.85%。

图/郑州银行

2021年,郑州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的“欢喜”下,却多藏隐患。

2017年至2021年,郑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2.13亿元、111.34亿元、134.40亿元、145.80亿元、148.11亿元,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2.80亿元、30.59亿元、32.85亿元、31.68亿元、32.26亿元。

近5年,郑州银行的营业收入虽然在不断的增长,但是其增幅却明显的滑坡,就2021年来看,其原因可能是非利息收入的“锅”。2021年,该行的利息收入虽然出现了6.31%的增长,但是非利息收入却大幅下降15.32%。

郑州银行的营业收入较为依赖利息收入,但随着利率市场化,净息差收窄,利息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商业银行较为依赖的基础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实现业务多样化,加大发展非利息收入占比为大势所趋,且近几年,郑州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逐渐增长,地位提升,如今非利息收入再次下滑,可能对其营业收入增长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郑州银行在其第四季度出现了1.06亿元的净亏损,而该季度营业收入却是增长的状态。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该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87亿元、37.58亿元、34.86亿元、43.80亿元,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25亿元、13.29亿元、8.78亿元、-1.06亿元。

郑州银行四季度的净亏损的出现只是体现其内部发展的冰山一角,多个盈利能力的下滑更加揭露其发展的“百折千回”。

2021年,郑州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17%,较2020年末下滑了1.20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为0.61%,较2020年末下滑了0.02个百分点;净利差为2.24%,较2020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为2.31%,较2020年末下滑了0.09个百分点。

/pexels

此外,资产质量方面,郑州银行也较为承压。2017年至2021年,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7.93%、8.22%、7.98%、8.92%、9.49%,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49%、10.48%、10.05%、10.87%、13.76%,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53%、13.15%、12.11%、12.86%、15.00%。

2017年至2021年,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0%、2.47%、2.37%、2.08%、1.85%;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07.75%、154.84%、159.85%、160.44%、156.58%。

近5年,郑州银行虽不良率略微下滑,三大资本充足率发展较为波动,拨备覆盖率总体却呈现下滑的趋势。

郑州银行贷款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不良率分别为4.17%、3.47%、3.57%。

中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及制造业多为中小企业,发展易受宏观经济影响,房地产业也因“三道红线”、“土地集中供应”、“房住不炒”等政策压力下经历着转型阵痛,在如今疫情环境影响下,郑州银行贷款较为依赖的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发展均受“打击”,一定程度影响郑州银行的不良率。

其实,郑州银行面临的经营发展受抑制,资产质量承压的情况,并非个例,更体现在整个行业中。

城商行加速扩张,不良率却遇“拦路虎”

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之外,城商行可以说是被牢牢锁在银行业“第三梯队”的位置上。截至2021年末,虽然城商行总资产不及国有行和股份行,但增速却赶超两者,也因此,大范围的城商行负债规模增速超过行业平均水准。

截至2021年末,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为288.59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138.40万亿元,同比增长7.8%;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为62.19万亿元,同比增长7.5%;城商行总资产为45.07万亿,同比增长9.7%。

2021年,城商行的负债规模增速为9.0%,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

/pexels

城商行多为城市信用社、城市内农村信用社等合并而来,主要服务群体为区域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更是依赖地区经济,因而存在业务手段单一、企业资金不足等“先天”劣势,直接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差。

就2021年城商行资产质量来看,各个城商行资产质量层次不齐,头部城商行与尾部便存在差距。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城商行的不良率多集中在1%至3%,而拨备覆盖率则多为200%至400%,比如盛京银行的不良率为3.28%,而宁波银行却只有0.77%,宁波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525.52%,盛京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则只为130.87%。

与之相比,国有行较城商行资产质量更有优势,抗风险能力更强。2021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不良率多集中在1.30%至1.50%,邮储银行仅为0.82%,拨备覆盖率则集中150%至300%,邮储银行达418.61%。

尤其注意的是,多个城商行贷款受房地产、零售业等行业萧条发展影响,资产质量承压,不良率存在一定扩大趋势。其中,郑州银行、重庆银行、宁波银行等银行的不良率便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等领域,资产质量一定程度受其影响。

如此看来,城商行发展实在不若表面上的“一帆风顺”。

在如今的后疫情时代,迫切寻求急速发展的城商行将如何克服自身滞碍,抵抗风险,进一步发展,尚需拭目以待。 

*题图源自pexels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