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CIC灼识咨询:融资能力、赚钱效应会彻底扭转,2024年将是港股IPO大年

2024年,生物医药企业能否度过资本“寒冬”,穿越市场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CIC灼识咨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最近一批上市的港股企业已经开始受到资金的关注和青睐,预计2024年会是港股的大年,融资能力和赚钱效应会彻底扭转。本文

2024年,生物医药企业能否度过资本“寒冬”,穿越市场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CIC灼识咨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最近一批上市的港股企业已经开始受到资金的关注和青睐,预计2024年会是港股的大年,融资能力和赚钱效应会彻底扭转。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预“健”2024|CIC灼识咨询:融资能力、赚钱效应会彻底扭转,2024年将是港股IPO大年》,记者:季媛媛。

未命名__2024-01-18+14_58_14.png

2019年,一级市场融资在经历了2018年的高潮后进入暂时的低谷期,当年一级市场融资额同比降低30.5%至291亿元。2020年-2021年,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备受资本市场瞩目,期间一级市场融资额呈现急速上升趋势并在2021年登顶至1,187亿元,且2019-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速高达101.9%。

2022年,A股及H股市场中创新药板块股票的估值进入回调期,叠加多重因素影响,一级市场生物医药行业融资遇冷,当年融资额同比下降35.1%至770亿元。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无论是宏观层面处于美元加息周期的尾声,还是整个行业估值的回撤,医药板块无疑已经处于“货真价实”的底部阶段。同时,国家“医药反腐”等重大行业监管措施的落实,其实是加速了医药“赶底”的步伐。

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不少Biotech企业不得不直面IPO受阻的现实。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20日至今,A股已有超10家药械企业宣布终止IPO,包括华联医疗、皓天科技、华脉泰科医疗、瑞博奥生物、澳斯康生物、华理生物、爱科百发、捍宇医疗、康亚药业、瑞一医药等。2024年,生物医药企业能否度过资本“寒冬”,穿越市场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此,CIC灼识咨询创始合伙人侯绪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上半年,春节刚过医药二级市场就迎来了一波快速下跌,整个医药板块上半年亮点泛泛、热点匮乏。业绩下滑、估值调低的“双杀”使得医药股毫无招架之力,股价被按在地板上反复摩擦。再加上某些药企重点管线临床数据不达预期,三重因素叠加下,众多新股破发频频,某些甚至跌到了“脚踝”。二级市场失去了赚钱效应,没有估值错配的套利空间,一级市场投资人变得极度谨慎,又进一步倒逼一级市场的估值下滑,很多企业只能以加轮或者砍估值的形式融资,市场似乎把医药行业的投融资逼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进入2023年下半年,轰轰烈烈的医疗反腐又开始了,这反倒使很多业内人都放弃幻想、认清现实,开始脚踏实地为自己的企业谋求生存和高质量发展。”侯绪超说。

2024将成港股大年

“融资受阻”、“医疗反腐”、“GLP-1出圈”、“BD出海热”、“地方国资出手”可以说是2023年医疗医药行业的关键词。

实际上,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长期以来都是难题。过去两年Biotech企业更是遭遇了资本寒冬,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大多集中在早期研发阶段,拿不出厂房或土地做抵押,也没有销售收入。哪怕有技术和专利,但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投资人对技术的判断难度颇高。

从数字表现来看,“资本寒冬”的现实也是较为凸显。根据CIC灼识咨询分析,在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科创板的IPO活动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总体数据。在此期间,共有27家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这些公司的总计IPO 融资金额约为546亿元。

二是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详细数据。2022年度有23家企业在科创板完成上市,合计融资约466亿元。与2021年相比(那年34家企业合计融资约577亿元),2022年在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总额上都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32.35%和19.21%。2023年上半年仅有4家企业成功上市,明显少于前一年。

三是平均单次IPO融资对比。2022年,23家上市企业的平均单次IPO融资额为20.27亿元,这一数字相较于2021年的16.97亿元有所增长,上涨幅度为19.45%。到了2023年上半年,该数字为20.21亿元,与2022年的数据基本持平。总体看来,尽管近两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的上市数量有所减少,但其平均单次融资额仍呈现上升趋势。 

另外,从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香港IPO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这段时间共有14家生物医药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总融资金额为56.43亿港元。具体来看,2022年有8家生物医药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合计募资金额为36.38亿港元。虽然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仍有生物医药企业在香港上市,但与2021年相比,无论是上市企业数量还是募资金额,都大幅度减少。

梳理A股、港股医疗医药企业IPO情况也不难发现,A股生物医药科创板IPO审批停滞,港股流动性不足吸引力下降,而北交所正异军突起成新的热门上市地。从此层面来看,生物医药企业也在谨慎选择上市地。

对此,侯绪超认为,有一定收入利润的医疗企业可以考虑去北交所,现在有上交所和深交所两大交易所,北京一直缺一个同体量级的交易所,就从这个逻辑上来看未来北交所的体量至少是三足鼎立的级别。另外,从政策开放性、赚钱效应、排队情况看,北交所都是很好的状态。

“对于一些无收入非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港交所还是最优上市地,港交所有成熟的机制、明确的规则、可控的时间表,这些对于目前的企业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况且最近一批上市的港股企业已经开始受到资金的关注和青睐,预计2024年会是港股的大年,融资能力和赚钱效应会彻底扭转。”侯绪超说。

变局下紧抓市场机遇

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随着发现新靶点的时间越来越长,研发成本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具有后发优势,但又该如何通过创新实现换道超车,加快推动中国医药创新实力向全球第一梯队跃升也成为一大议题。

目前,从临床统计角度看,我国首创(First-in-class,以下简称“FIC”)药物管线在整体药物管线数量的占比仍较低,而派生(me-too)药物数量占比仍较高。具体而言,自2018年以来,在中国当年首次申请/开展临床的创新药中,首创药物数量未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其临床占比在2021年不足20%,而派生药物占比虽略有下降但仍较高,这说明中国药物的大部分在研管线仍处于fast-follow(快速追踪新药)中的模仿创新阶段。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的市场“变局”之下,研发能力见长的生物科技公司,在资本的血液没有那么充足的大环境里,加大自身造血能力,包括一些合作,Licese-out有些管线产品或者部分权益,以及提升企业本身的融资力度都是生物科技公司必须重视的问题。

“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阵痛也是发生在市场繁荣了几年后的某种意义上的理性回归, 经历了一路狂飙的资本推动下的行业繁荣,以及行业的宏观环境趋于越发规范,生物医药行业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纠偏一下高速成长中出现的一些过于乐观情绪。医药行业还是会始终围绕着未解决的重大临床需求为核心,资本更多意义上是加速满足这些重大临床需求的产品技术临床转化的催化剂,推力减少了一些,但不妨碍行业始终向上的方向。”王文华说。

在王文华看来,2023年底市场不乏看到变得非常活跃的临床管线的交易和生物科技公司被大药企并购,产业已经开始下场布局了,也是看到了未来的新的增长机会源于更多的创新和重磅产品销售的发力以及潜在重磅产品的未来的上市, 譬如GLP-1、ADC等热门赛道。 

“创始人/科学家都很爱自己的研发管线,形容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成为对治病救人有用的产品。这是我们这一代制药人的情怀,也许初心与金钱和回报没那么大的关系,但是创新药的研发本质上还真就是一个资源与金钱投资的游戏,如何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找出最有可能走出来的品种并投入,并且给无法继续支持的品种找到一个好的下家,这是考验每一位制药人智慧、决断、担当的难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侯绪超补充道。

这也是由于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医药企业需要冷静思考并重新规划自己的战略定位,需要通过从赛道选择,研发布局到商业化运营再到财务数据管理等一系列举措改善,来说服一级和二级市场,只有这样最终迎来企业自身和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2024年,我们觉得消费医疗、创新诊断、创新疗法会有比较好的机会发展。消费医疗是由需求驱动的,而创新诊疗是由技术驱动的。2024年,让我们回归本质,能够洞察临床需求和消费者需求,并且以合理的研发投入和生产成本提供产品的公司会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侯绪超说道。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