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转化医学的胜利!伯瑞替尼开启脑胶质瘤治疗精准靶向时代!

仅仅5个月!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鞍石生物)的MET抑制剂再下一城!

仅仅5个月!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鞍石生物)的MET抑制剂再下一城!

2024年4月23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公布正式批准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鞍石生物科技)全资子公司北京浦润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伯瑞替尼肠溶胶囊(商品名:万比锐®,以下简称为伯瑞替尼)用于既往治疗失败的具有PTPRZ1-MET融合基因的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WHO 4级)或有低级别病史的胶质母细胞瘤成人患者。这是继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后,伯瑞替尼在中国获批的第二项适应症,也是我国在脑胶质瘤MET靶向治疗领域首个完全获批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作为一款高选择性小分子MET激酶抑制剂,伯瑞替尼凭借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其肺癌与脑胶质瘤适应症分别于2021年2月和2022年9月先后被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优先审评,并在2023年11月获批首个适应症,用于治疗MET 14外显子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仅仅不到半年时间,新适应症的获批,不仅为伯瑞替尼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作为目前国内首个治疗脑胶质瘤的MET抑制剂,也将此前以手术为主的脑胶质瘤治疗领域带入了精准靶向时代。

一马当先,啃下“硬骨头”

很长一段时间,脑胶质瘤都被看作肿瘤治疗领域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恶性胶质瘤5年总生存率(OS)不足10%,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1];胶质母细胞瘤则是其中最常见和最致命的一种类型,不仅恶性程度高,生存预后也更差,基本治疗方案原则上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等,但临床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直到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应用,脑胶质瘤起源和恶性进展过程中的关键驱动性基因突变逐渐被揭示,靶向治疗被认为是未来脑胶质瘤治疗的新希望。

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第五版)》更新,强调基于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的整合诊断,该分类标准纳入了新的分子标志物,并鼓励将更多分子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用于临床[2]。其中也提出MET异常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一发现在临床诊治上意义重大,而鞍石生物比绝大多数同行更早地发现了这一点。

早在2014年,鞍石生物便携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江涛教授团队发现PTPRZ1-MET融合基因(简称“ZM融合基因”)主要存在于既往有低级别病史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且是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进展的关键驱动因子,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此,鞍石生物迅速开展了伯瑞替尼应用于脑胶质瘤适应症的研发工作。2018年,伯瑞替尼治疗脑胶质瘤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便已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杂志,ZM融合基因阳性(部分伴METex14跳突)的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 达到66.7%[3]。该项研究数据备受关注,为脑胶质瘤的精准诊疗打开了更多思路。

此后“相信成为确信”。鞍石生物继续加码其在脑胶质瘤研究领域上的投入。伯瑞替尼在治疗ZM融合基因阳性IDH突变的WHO 4级星型细胞瘤或有低级别病史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Ⅱ/Ⅲ期关键注册临床研究(FUGEN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替莫唑胺剂量密度方案或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方案,伯瑞替尼单药方案mOS为 6.31个月,对照组为3.38个月,降低了48%的死亡风险,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4]。

“我们要打造的是脑胶质瘤的First-in-class产品。”2024年,这一目标随着伯瑞替尼新适应症的获批得以实现。虽然MET已成为当下癌症领域的热门研究靶点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共五款MET抑制剂获批,但除伯瑞替尼外均只针对NSCLC患者。

一场既稳又专的胜利

不论临床专家还是业界投资人,讨论到伯瑞替尼几乎离不开的一个词便是“转化医学”。鞍石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石和鹏博士认为:“这是一款由中国临床专家发现致病基因,并由中国创新药企业负责转化的典型基础科研转化案例。”

虽然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已经进入新阶段,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但科研转化仍是创新的薄弱环节。鞍石生物为什么能够获得“胜利”?

首先,得益于鞍石生物始终坚持“解决真正的临床需求”为理念。2012年,鞍石生物开始创业,当时正是中国创新药研发的萌芽时期。后来,国内很多Biotech经历了从“讲故事”获得大额融资的高光时刻,到同质化研发泛滥的漫漫寒冬。

这一过程中,鞍石生物始终坚定着三点:一是能否真正解决临床需求,二是靶点是否得到充分验证,三是小分子的成药性,“比起讲故事,我们更看重帮助患者。”

因此,鞍石生物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难而正确的路,将伯瑞替尼的临床转化成果聚焦于脑胶质瘤这一全球最难治且只有较少研发者参与的适应症上,最终由国内基础科研成功转化为脑胶质瘤First-in-class药物。

伯瑞替尼的“胜利”也充分证明了,临床医生携手创新药企推进转化医学的模式在中国是完全走得通的。

其次,除了坚定的信念和初衷,鞍石生物在公司战略定位和战略布局上同样下足了功夫。从成立伊始,鞍石生物便看准脑科学研究的突破,“未来潜力是巨大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脑相关疾病是所有疾病里社会负担最大的,占28%,超过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5]。从顶层设计方面,我国不断加大对脑部疾病研究的投入。2021年,国家科技部网站正式发布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拨款经费预计超过31.48亿元[6]。这也标志着酝酿6年多的“中国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因此,脑疾病药物这一隐秘的领域也迅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定位准、站位高的鞍石生物,依托既稳又专的战略布局,不仅站在了行业前列,也收获了一众投资机构的青睐。2023年12月28日,鞍石生物完成了B轮10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招商和IDG资本联合领投,燕创集团、凯辉基金跟投,现有股东贝恩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鞍石生物“逆势而上”的融资,足以证明其基于科学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布局能力。有了穿越寒冬的资本,鞍石生物才能继续加固自身的“护城河”。鞍石生物在开拓伯瑞替尼和安达替尼两款药物双靶联合的广泛场景的同时,积极推进在研管线的临床试验,加快潜在化合物的筛选,增加“研发体系厚度”。

同时,鞍石生物也从未放弃打造自己的商业化造血能力。在团队成立伊始,石和鹏博士便用当企业家而不是科学家的创业思维来要求自己,“创新药企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躲避。”鞍石生物瞄准了自建商业化队伍的目标。

随着2023年11月伯瑞替尼NSCLC适应症上市获批,鞍石生物已经建立了一支由来自国内外优秀制药企业的业务精英组成的商业化团队,覆盖全国25个省份、近千家医院,以及数百家商业公司和零售终端。

除国内的商业化活动外,鞍石生物同时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出海”。2022年8月,伯瑞替尼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孤儿药资格(Orphan Drug Designation, ODD)。目前,鞍石生物正在大力推动中美双申报的进程。

“商业化是创新药企发展过程中必须跨过的鸿沟,跨过去就一定能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凭借优秀的创新研发实力、高效的执行效率和深远的管线布局战略,鞍石生物有信心筑牢自身的“护城河”,持续推出更多具有临床先进性的创新产品,并将在商业化阶段获得更大的成功。

声明:以上信息皆来源于公开信息,不作为推荐、投资使用。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